希望工程教師培訓
一、需求和解決方案 |
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,教師是希望的希望,鄉村教師是農村地區青少年健康成長、改變命運、擺脫貧困和實現夢想的關鍵。 國務院發布的《鄉村教師支持計劃(2015—2020年)》提出:“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,薄弱環節和短板在鄉村,在中西部老少邊窮島等邊遠貧困地區。發展鄉村教育,幫助鄉村孩子學習成才,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,是功在當代、利在千秋的大事。發展鄉村教育,教師是關鍵,必須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。”廣大鄉村教師為中國鄉村教育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。但受城鄉發展不平衡、交通地理條件不便、學校辦學條件欠賬多等因素影響,當前鄉村教師隊伍仍面臨職業吸引力不強、補充渠道不暢、優質資源配置不足、結構不盡合理、整體素質不高等突出問題,制約了鄉村教育持續健康發展。 中國青基會協助政府參與實施《鄉村教師支持計劃》,既符合當前農村基礎教育的強烈需求,又是新時代希望工程發展的必然要求:通過募集善款,進行社會倡導,發起實施以鄉村教師能力建設為核心的公益項目,提升鄉村教師教學能力、豐富鄉村教師教學手段、優化鄉村教師教育理念、改善鄉村教師教學環境,助推農村青少年成長成才。 |
二、資助對象 |
農村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教師 |
三、內容介紹 |
“希望工程教師培訓”項目面向中國農村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教師,采取走出來、請進去以及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模式,通過開展專業、系統的培訓課程幫助鄉村教師開闊視野、提升素養,激發鄉村教師職業發展的內生動力,改善鄉村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學水平。該項目已構建了成熟的培訓課程體系,形成了“三大類十五種”培訓主題,覆蓋學科類、管理類、素養教育類,重點開發了閱讀導讀、STEM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等特色培訓內容和項目運作模式。
|
四、目標 |
通過以“新理念、新課程、新技術和師德教育”為重點培訓內容的實施,使參訓的鄉村中小學校長、骨干教師初步掌握現代教育理念;了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、內容和方法,基本勝任新課程的教學工作;具有自主研修和可持續性發展的能力;使鄉村教師的師德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;打造一支教育教學能力較強、對全體教師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的骨干教師隊伍。 項目全方位、立體式地給予鄉村教師持續幫扶、能力培訓和資助獎勵,在資助中體現“救助——發展”的公益模式,在幫扶鄉村教師的同時提高鄉村學校整體發展能力,從而推動農村當地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。 |
五、捐贈標準 |
|

